2020年国务院推出《“十四五”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》,明确指出探索“互联网+”教育发展新模式,大力发展智慧教育,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,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、建设教育强国营造良好技术环境的重点任务。聚焦重点领域,拓宽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途径,深化“引产入教”的多元协同育人模式,加强产教融合实训环境、平台和载体建设。在此契机之下,2020年7月,重庆华龙网与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达成协议,围绕“互联网+”的媒体营销人才培养,双方共同探讨人才培养问题和聚焦点,产与教、企与校,共同打造以学校为基础的“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-媒体融合产业学院”。以“二元双制”的制度创新,深入产教融合新形态,打造更具特色的协同育人工作室,使“产教融合,校企合作”新型产业学院成为重庆市深化产教融合的重庆样本。
1. “媒体融合”新型产业学院:全面推行协同育人,丰富传统办学模式,夯实校企主体地位,根据市场需求,合作设置专业、研发专业标准、开发课程体系、开展专业建设。实现学校大门与公司大门对接;学校教室与公司办公室互通;学校教材与公司项目设备共用;学校教师与公司技术骨干同教;学校学生与公司员工同学;学校发展与公司发展同频;职业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的国家贡献同步。开启校企“利益共同体”新型态。


2.合作六要素。一是实践教学;二是协同创新;三是师资队伍建设;四是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;五是实习实训基地建设;六是学生就业创业。

2. “产教融合,校企合作”企业全方位投入,围绕新型产业学院,校企双方共同打造媒体融合实训基地。充分发挥华龙网企业优势,企业目前投入70余万元,对于学校实训室、工作室进行相应打造,根据不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相应建设。目前,已建成
(1)融媒体演播工作室(产业学院1楼),主要作用是媒体营销直播、录播、场景式课程,满足学生对于媒体营销类实际工作类课程,让学生能够亲身体会媒体营销的工作场景。工作室包含直播设备、摄像机、单反相机、摄影棚、摄影灯等设备,可以满足学生媒体营销课程。
实景拍摄图: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(2)数字传播与营销研发中心(产业学院2楼),主要用于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、修订,资源建设工作开展,对于数字传播、媒体营销方向人才培养、产品研发等工作的开展。
实景拍摄图: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实景拍摄图:![]() ![]() |